主要承建:

假山喷泉•塑山塑树•牌楼凉亭•古建工程

全国咨询热线:

0536-3371711 13853676711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为什么要保护古建筑

文章出处:临朐泰和园林艺术厂 发表时间:2017-09-15
    上世纪中叶,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和他的妻子林慧茵,以唐吉柯德的勇气,单枪匹马,怒战群雄,试图保护北京的古迹。但是,当时极少有人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们曾经希望保留的京都城郭早已沧海桑田,面目全非了。但是,为什么梁教授会如此煞费苦心地说服政府官员采纳他的城市规划蓝图呢?保护北京古迹到底有何意义呢? 
    在讨论对于古城的保护问题上,大多评论文章都未涉及问题的实质。保护文物和古迹似乎一直是一种口号和宣言,没有人从理论上揭示保护文物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古老的建筑呢?这些上了年代的老宅子对于今天有什么价值呢?查阅文章,仅仅看到这样的评论:“这些古迹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 那么,对于这种所谓的价值,它到底是什么呢?历史价值的定义又是什么呢?从理论出发,我们很难从字面上认识保护古迹和文物的真正目的。从实际出发,似乎这些文物的真正价值仅仅在于它们的市场价格和历史研究上的资料价值。 
    我们先来观察西方文化对古代建筑的态度。欧洲所有城市最大的特点和价值就在于它们的古老和现代。那里有中世纪时期保留至今的城堡和最为前卫的当代建筑群。这样,记载历史和文化就存在两条并行的主线:一条是文字历史,一条是从古代到今天的建筑。它们相辅相成,时空对仗,雄辩清晰,浑然一体。于是,抽象的文字和直观的建筑就构成即可以思维想象也可以直接触摸的“文明史。” 在欧洲,人们最强烈感觉到的是由那些古代和现代建筑群而折射出来的文化与历史。通过这些直接的感官刺激,我们可以清楚的体会到西方文化的内涵与核心。但是,为什么欧洲人如此注重自己的文化遗产和都市古迹呢?它有何理论的依据吗? 
    我们知道,人类是文化的产物。没有文化也就没有人类和文明。既然,文化对于人类如此重要,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键性的内在联系吗?从科学的分析方法出发,我们首先假设:人类依托文化而生存。我们然后来证明这个假设。 
    在讨论这个假设的同时,我们必须定义“文化。”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 Edward Tylor (1832-1917) 在他1871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原始文化>>中这样定义“文化” :“文化是一系列可学(可模仿)的人类行为模式。”他认为文化是一种包括知识,信仰,法律,道德,传统等一切人类赖以生存的“工具。” 文化是一种十分“脆弱” 的现象,因为文化时刻在变化,而且很容易消失。比如,一种语言,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很容易在历史的进程中消亡。 
    事实上,文化即人类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总合,它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技术。”人类的产生,发展,生存完全依赖于各自的文化。因而,文化作为一种技术是可以学习和传播的。文化最为醒目的标志是语言,比如意大利语,华语,阿拉伯语。这些文化的明显标志可以用来清楚的区分文化之间的不同。除此之外,还有传统,习俗,宗教,和服饰。其中习俗是行为,宗教属于思维,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 
    既然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依赖文化而生存,那么文化对于人类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文化对于人来说直接关系到精神的支柱和内在的自尊。文化不仅是一种生存需要的工具和技术,它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民族自我认同和社会归属感。每一个人都必须强烈地认同于自己的文化,从而获得足够的心理强度和安全感。 
    所以,人的心理坚韧程度正比于他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 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认同,就会精神失落,缺乏安全感,没有自信和自尊。从而也会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正式因为此,文化对于人类至关重要。 
    前面已经指出,文化甚为脆弱,尤其在飞速发展的当代。许多文化很容易在强势文化的压抑和排斥下失去自己的传统和信仰。比如北美的印第安人在欧洲文化的入侵下全方位的失去了自己的语言,传统,和信仰。而失去母文化的结果导致精神与自信的失落。所以,人类活动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内容就是创造,发展,强化,丰富自己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