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承建:

假山喷泉•塑山塑树•牌楼凉亭•古建工程

全国咨询热线:

0536-3371711 13853676711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浅析假山在园林中的造型及布局

文章出处:临朐泰和园林艺术厂 发表时间:2017-09-15

  叠山造园在我国历史悠久,并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园林体系。古人云:水以山为面,水得山而媚;山者,天地之骨也。因而,园林不论规模大小,形式如何,都会有山的踪迹,假山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成为了诸多园林空间中独具魅力的艺术景观。可以说造园必须有山,无山难以成园。


 

2假山概述

2.1假山的定义

假山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地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上水景物的通常。其体量大而集中,客观可游,使人有置身于自然的山林之感。

2.2假山的功能

①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

以假山作为主景,或者以其构成整个园林的地形骨架,建筑、植物、落水等景观以它作为依托。例如北海的濠濮间,一组建筑就是依山而建,并且曲尺形的爬山廊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有变化,整组建筑随山形高低错落,从而丰富了立面构图。再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其独特的造型使其成为了水石庭的主景。

②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

园林中往往会根据全园特征及各部分功能划分景区,以便于游人游览。利用假山来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显得既自然又灵活。特别是利用山水相映成趣地结合来组织空间,使空间富于性格的变化。如圆明园“武陵春色”要表现室外桃源的意境,故用土山分隔成独立的空间,其中又运用两山夹水,时收时放的手法做出桃花溪、桃花洞、渔港等地形变化,,于极狭处见辽阔,似塞又通,由暗窥明,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联想。此外,假山在组织空间是可以结合为障景、对景、背景、框景、夹景等手法灵活运用。例如太原迎泽公园北门内广场的假山,就是运用障景的手法,将内外空间巧妙地划分开,自然和谐。

③控制游览视线

在利用假山分隔空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游览视线,利用假山将视线导向某一特定点,影响某一固定点的可视景物和可见范围,形成连续观赏或景观序列,以及完全封闭通向不悦景物的视线(障景)。有时由于假山所营造的起伏的地形,形成的对景物的忽隐忽现的视觉效果,也引起了游览者对隐蔽景物的好奇心和观赏欲望。

④影响到有路线和速度

土山的高低起伏和走向的变化会影响游人的运动方向、速度和节奏。坡度增加时,游人的游览速度就会降下来,或者绕行,坡度降低时,其速度就会稍微加快,这样起伏变化节奏不同,必然也引起游人游览节奏的变化,峰回路转地引导者游人的游览方向,带给游人不同的游览乐趣。

2.3假山的种类

假山根据其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土山、石山和土石相间的山。

①     土山

就是不用一石而全用堆土的假山。现在一说假山,好象是专指叠石为山了,其实假山本来就是从土山开始,逐步发展到叠石的。李渔在其《闲情偶记》中说:“用以土代石之法,既减人工,又省物力,且有天然委曲之妙,混假山于真山之中,使人不能辨者,其法莫妙于此。”土山利于植物生长,能形成自然山林的景象,极富野趣,所以在现代城市绿化中有较多的应用。但因江南多雨,易受冲刷,故而多用草坪或地被植物等护坡。在古典园林中,现存的土山则大多限于整个山体的一部分,而非全山,如苏州拙政园雪香云蔚亭的西北隅。

②石山

石山是指全部用石堆叠而成的假山。因它用石极多,所以其体量一般都比较小,李渔所说的“小山用石,大山用土”就是个道理。小山用石,可以充分发挥叠石的技巧,使它变化多端,耐人寻味,况且在小面积范围内,聚土为山势必难成山势,所以庭院中缀景,大多用石,或当庭而立,或依墙而筑,也有兼作登楼的蹬道的,如苏州留园明瑟楼的云梯假山等。

③土石山

这是最常见的园林假山形式,土石相间,草木相依,便富自然生机。尤其是大型假山,如果全用山石堆叠,容易显得琐碎,加上草木不生,即使堆得嵯岈屈曲,终觉有骨无肉,所以李渔说:“掇高广之山,全用碎石,则如百衲僧衣,求一无缝处而不得,此其所以不耐观也。”(《闲情偶记》)如果把土与石结合在一起,使山脉石根隐于土中,泯然无迹,而且还便于植树,树石浑然一体,山林之趣顿出。土石相间的假山主要有以石为主的带(戴)土石山和以土为主的带(戴)石土山。

假山体量的大小,受园址范围大小的影响,进而影响塑山所用材料。就假山构成的物质材料来看,不外乎土和石。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论叠山时强调“大山用土,小山用石”。园林中的假山乃是模仿、凝练真山而作,而真山之所以值得模仿,正是由于它具有能愉悦身心的林泉丘壑之优美景致。如果假山全部用石叠成,不生草木,即使堆得嵯峨曲曲,终觉有骨无肉、干枯无味而缺乏情趣。况且叠山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过高过大。占地面积愈大,石山愈大,石山愈不相宜,所以大山用土的原则在今天尤其值得重视。小山用石,可充分发挥堆叠的技巧,使得变化多端,耐人寻味。而且在小范围内,也不宜聚土为山,庭院中点缀小景,更宜用石。当然这也是绝对的,这两个原则是相对的,可以土石结合,以石为主或以土为主。由于土山容易坍塌,所以在必要时可以“外石内土”,即“石包土”,这是我国古典园林造园叠山的普遍做法,此为还有“土包石”,此法流行于日本庭园,在我国古典园林中不多见,但是在现代园林中却不少见,石块主要被埋置在山坡、草地边缘和道路拐弯处。

2.4假山的材料

总得来说假山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天然的山石材料,仅仅是在人工砌叠时,以水泥作胶结材料,以混凝土作基础而已;还有一种是水泥混合砂浆、钢丝网或GRC(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作材料,人工塑料翻模成型的假山,又称“塑石”、“塑山”。

而经常使用的天然石材有以下几种:

①湖石石灰岩。也叫太湖石,色以青黑、白、灰为主,产江、浙一带山麓水旁。质地细腻,易为水和二氧化碳溶蚀,表面产生很多皱纹涡洞,宛若天然抽象图案一般。

②黄石:细砂岩。色灰、白、浅黄不一,产江苏常州一带。材质较硬,因风化冲刷所造成崩落沿节理面分解,形成许多不规则多面体,石面轮廓分明,锋芒毕露。

③英石:石灰岩。色呈青灰、黑灰等,常夹有白色方解石条纹,产广东英德一带。因山水溶融风化,表面涡洞互套、褶皱繁密。

④斧劈石:沉积岩。有浅灰、深灰、黑、土黄等色。产江苏常州一带。具竖线条的丝状、条状、片状纹理,又称剑石,外型挺拔有力,但易风化剥落。

⑤石笋石:竹叶状灰岩。色淡灰绿、土红,带有眼窠状凹陷,产浙、赣常山、玉山一带。形状越长越好看,往往三面已风化而背面有人工刀斧痕迹。

⑥千层石沉积岩。铁灰色中带有层层浅灰色,变化自然多姿,产江、浙、皖一带。沉积岩中有多种类型、色彩。园林中经常使用山石的地方和用法:

⑦峭壁石:明计成在《园冶》中“峭壁山者,壁理也,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常用英石、湖石、斧劈石等配以植物、浮雕、流水。于庭院粉墙、宾馆大厅布置,成为一幅少占地方熠熠生辉的山水画。

⑧散点石:以黄石、湖石、英石、千层石、斧劈石、石笋石、花岗石等,三三两两、三五成群,散置于路旁、林下、山麓、台阶边缘、建筑物角隅,配合地形,植以花木有时成为自然的几凳,有时成为盆栽的底座,有时又成为局部高差、材质变化的过渡,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点缀和提示,这是山石在园林中最为广泛的应用。

⑨驳岸石:常用黄石、湖石、千层石,或沿水面,或沿高差变化山麓堆叠,高高低低错落,前前后后变化,起驳岸作用,也作挡土墙,同时使之自然、美观。

⑩山石瀑布:以园林地形为依据,堆放黄石、湖石、花岗石、千层石,引水由上而下,形成瀑布跌水。这种做法即“土包石”。